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哈萨克民族的饮食文化
当前位置: 敦煌旅游包车 > 饮食文化 >

哈萨克民族的饮食文化

哈萨克民族在自己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具有独特而又浓郁民族色彩的饮食文化,而且继续不断地发扬光大。哈萨克民族一直将牧放牲畜,发展畜牧业当成主要的生产方式,从而使之成为生活的支柱,所以哈萨克民族的饮食文化也与之息息相关。哈萨克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渗透着畜牧业和草原游牧生活的浓郁色彩。例如,大多数的哈萨克民族饮食都与畜产品肉、乳汁有关。牛、马、绵羊(山羊)、骆驼的肉和乳汁是哈萨克民族饮食的主要原料,他们的主要饮料是乳汁、柯莫孜、舒巴特,食物则是用乳汁为原料制作的酸奶疙瘩、奶酪、苏孜别、叶吉盖、杰尼特等等,也就是说,畜牧业从来就没有远离过哈萨克人的生活。哈萨克人将乳汁和肉当成食物,同时也当成药膳来享用。哈萨克人知道在草原上饮喝纯净的河水,啃吃丰茂的绿草,漫步游牧的四畜肯定也吸收许多具有药用价值的牧草。患了感冒的时候,人们会用绵羊的鲜肉汤来治疗。又会用驼乳酿制而成的柯莫孜来治疗肺炎、哮喘等疾病。大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哈萨克人将牲畜的乳汁通称为“洁白”,并加以珍视,严禁践踏、泼洒和浪费洁白的乳汁。所谓的“洁白”具有神圣和生命的支柱这样的涵义。

所谓的肉就是宰杀四畜之后的各个部位的肉。肉质及其化学成分一般与牲畜的种群、畜类、性别、口随及其营养有关系。圈养牲畜的肉质中平均含有52.8—73.7%的水汁,15—20.3%的钾,所以各种畜肉的肉质和味道各不相同。肉类的营养价值极高,可以制作出很多肉食品。

哈萨克民族通过总结享用乳汁和鲜肉的实际经验,制作出了各类丰富的饮料和食品。他们用畜肉做烤肉、肉灌肠、炒肉片、煮肉等饮食,用乳汁制作各种饮料和食品。

哈萨克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不仅从事畜牧业,也侍奉土地,种植庄稼以及园林。同时,也用粮食与各种水果制作各种美味佳肴。例如:羊肉炒土豆、马肉炒圆葱、肉馕等等食物。

根据成份,哈萨克民族的食物可以分为肉食品、粮食食品、乳制品和综合食品。

乳制品

柯莫孜

所谓的柯莫孜就是发酵过的驼乳,这是哈萨克民族数世纪以来一直享用的一种饮料。

夏季,孕育了驼羔的母驼会被拴起来,挤驼奶,没有经过发酵的驼乳叫“萨吾玛勒”,给驼乳添加酵母进行发酵之后,就会酿制出柯莫孜。

所酿制的柯莫孜是否鲜美醇香与酿制所用的器皿、酿制时间的把握很有关系。酿制柯莫孜首先需要皮囊,这种皮囊一般用冬季宰杀的马匹已经完全晾干,完好无损的皮子来缝制。人们会在里面装上滚烫的沙子将它彻底晾干,在皮囊外抹上熏制的马油,让油渗进皮张里去,然后用梭梭柴、白桦或者柏树的树枝来熏。用这种方法制作的皮囊半年都不会发软,不会发臭,能将烟熏的味道渗入其中。

酿制最初柯莫孜的酵母叫“霍热”。首先人们会在马乳中加上熏马肠里的肋条、马颈肉的骨头,再添加酸奶疙瘩或者经过发酵的糜子粥,搅拌均匀,使之单另发酵。然后就会很好地保存这种具有发酵功能的“霍热”,并用它来发酵马乳,酿制柯莫孜。人们会将刚刚挤出的马乳与“霍热”搅拌在一起,弄碎其中的固体物,使之变得温和。由于不断地搅动,所以,柯莫孜就会得到氧气。经过一昼夜之后,柯莫孜就发酵并可以搅动了。这时的柯莫孜香味扑鼻,芬芳四溢。

味道稍微发酸,醇香可口的柯莫孜蕴含着2—2.5%的蛋白质,1—2%的脂肪,3.5—4.8%的糖份,维生素A、C、D、E、P、B族维生素和其他有益于健康的成份。柯莫孜不仅醇香可口,而且帮助消化油脂食物,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柯莫孜的食疗作用也很好。很早以前,哈萨克人就知道柯莫孜具有医疗作用,它不仅能强身壮体,而且能缓解病情。人们一般会根据天气情况用柯莫孜治病。尤其是在森林地带,气温一般比较高,空气比较潮湿,人很容易就会发汗,柯莫孜消化得很快,其中,95%的蛋白质脂肪和糖份都会被吸收。柯莫孜成份中的乙醇和碳酸能增强肠胃系统的消化吸收,而且也富含能增加病人胃口的各种维生素,所以它的抗菌性能增强对疾病的免疫力。食用柯莫孜可以增加血液中的白红蛋白,增强心力,促进血压平稳,从而改善心脏血管的功能。

柯莫孜对体质虚弱、消瘦、缺血以及结核病等症状和疾病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在酿制过程中,一般根据酿制方法、酿制时间、所用器皿以及酵母将柯莫孜分成不同的种类。例如:吾孜柯莫孜、巴勒柯莫孜、三昼柯莫孜、四昼柯莫孜、五昼柯莫孜、沙热柯莫孜、空怀母马的柯莫孜、隔夜阿莫孜、末尾柯莫孜。

吾孜柯莫孜:这是用刚刚开始拴母马挤马乳时得到的乳汁做成的柯莫孜。

巴勒柯莫孜:这是一种将熏马肠放进皮囊里,与正在酿制的柯莫孜一起捣动,使熏马肠的香味渗入到柯莫孜之中,散发出香味的柯莫孜。

两昼柯莫孜:这是已经酿制了两昼夜,恰到好处的柯莫孜。

三昼柯莫孜:这是已经酿制了三昼夜,劲较大的柯莫孜。

五昼柯莫孜:这是已经酿制了四个昼夜的烈性柯莫孜。

沙热柯莫孜:这是用秋天牧草已枯萎季节的马乳酿成的柯莫孜,这种柯莫孜性烈,而且药用价值也很高。

空怀母马的柯莫孜:人们会在冬天圈养空怀母马,并挤马乳酿柯莫孜,这就叫空怀母马的阿莫孜。

柯莫孜即是饮料,也是食物,能医病,能给予丰富的营养。捣动的、搅动的时间,柯莫孜就越会散发醇香的味道,令人心醉。盛放柯莫孜的器皿——柯莫孜碗、柯莫孜盆、柯莫孜勺也会得到珍视,并妥善保管。

柯莫孜不仅仅是饮料和食物,也是哈萨克人最值得骄傲的美味。古时候,人们会将柯莫孜作为最好的礼品赠与那些举办盛大的庆典、丧宴或者集会的人家以助兴。哈萨克人还会在柯莫孜里加上冰凉的泉水,稀释之后饮用,这种柯莫孜叫做柯莫冉,这种柯莫冉更能解渴。


舒巴特

在乳制品中,除了柯莫孜之外,还有一种饮料佳品——舒巴特,舒巴特是用驼奶发酵后酿制的一种饮料,也具有药膳作用。舒巴特也用皮囊、木桶或者陶罐来酿制。与柯莫孜相比,舒巴特更香,多脂和浓烈。

制作舒巴特的时候,首先要过滤已经挤好的驼乳,并使之保持30°和35°的温度,然后将它盛在酿制舒巴特的器皿里,再加作为酵母的没有变味的舒巴特作引子,开始捣动20至30分钟,然后再放上三、四个小时。在此期间,其酸性会增加60—70%,其中的干酪素会沉淀到底部。为了不让干酪素结成块儿,还要不断地捣动舒巴特。一般情况之下,一天会挤三到四次驼乳,这些驼乳会被倒进酿制舒巴特的器皿里不断捣动。然后保持20—25C°的恒温,放置10到20个小时。酿制好的舒巴特要盛在陶罐里保存。在5至C

10°的温度之下,舒巴特可以存放五、六天不变味。酿制存放一尽夜的舒巴特温和一点,存放两昼夜的舒巴特为中度,三昼夜的舒巴特就是烈性的了。如果不在其中增加其他牲畜的乳汁,舒巴特一般不会变味,也不会太烈,而且存在时间越长味道就越香。

哈萨克人很早就知道用驼乳做的乳制品,尤其是舒巴特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据医生们说,长期饮用舒巴特的人很少患肺部疾病,所以对患有肺病、胃病和肠道疾病的人来说,常饮用舒巴特非常有益。

初乳

人们将刚产崽的乳牛、乳羊、乳山羊最初的乳汁叫做初乳,初乳比较浓稠,呈乳黄色。贤惠的主妇们会用牲畜已经风干的大肠装上初乳,把口封好,用水蒸煮,或者放进正在煮着的鲜肉汤里,这样初乳就会结成块熟透,这就叫蒸初乳。初乳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乳制品。

每当春季接羔育幼的时候,哈萨克人会为客人蒸初乳加以款待。

初乳也可以煮熟了之后直接饮喝。接羔育幼的季节就是哈萨克人蒸初乳,喝初乳的季节,初乳只能蒸着或煮着来吃,不能兑在茶水里饮喝,因为兑在茶水里的初乳会变成小颗粒使茶水边的混浊,而且也无法为茶水上色。春天青黄不接的时节,早晨喝一碗初乳整天都不会感觉到饿。

酥 油

酥油是哈萨克人用乳汁制作的最著名的食物,也是餐巾上最珍贵的食物。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先将牛、绵羊、山羊的乳汁煮沸,再倒入皮囊里捣动,使乳汁和脂肪分离。这时,素有就会浮在皮囊口那儿,主妇们会伸手将它取出来,再挤掉水份。如果水份没有挤干净,或者掺有其他杂质,那么,酥油会变味。也可以将生奶皮积攒起来,然后放入皮囊里捣动一段时间制作出酥油来。

制作酥油的技巧比较复杂。在将发酵的酸奶倒入皮囊捣动之前,要调好温度,也就是说调到可以使乳汁与脂肪油分离的温度再去捣动。如果皮囊较大,那么一个壮小伙子要捣动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乳汁与脂肪分离之后,要取出浮在厄热克特表面上的酥油,并进行过滤,除去水份和杂质,然后要加入食盐调味。这样,日常享用的酥油就做好了。

用牛乳制作的酥油呈金黄色,用绵羊乳制作的酥油呈淡黄色,而用山羊乳制作的酥油呈乳白色。

哈萨克人几乎每天都食用酥油,而且还会用酥油涂抹新生儿,认为这样做会使孩子身体健康,皮肤洁净。

哈萨克人款待客人少不了酥油,即便家里的其他食物吃完了,他们也会保存酥油备用。

酥油一般装在风干的羊肚腔里来保存,这样酥油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而且不变味儿。这样的羊肚腔大小不一,小的叫羊羔肚腔,大的则叫牛犊肚腔。冬天,当人们开始享用存放在肚腔里的酥油时,还有一番讲究。一般情况之下,主妇们会在贵客来临、过年过节,或者在举办喜宴的喜庆时刻开始享用。酥油也可以当做馈赠礼品。

酸奶疙瘩

当酸奶被倒入皮囊里捣动相当长的时间之后,乳汁与脂肪会被分离,取出制作好的酥油之后,主妇们会将皮囊里的厄热克特倒进大锅里煮沸好长时间,这样会煮出厄热克特的黄水来。然后,又会用布袋将煮沸之后的厄热克特装起来挂着,等除去其中的水份之后,就会留下酸奶酪。主妇们会将大块儿的酸奶酪掰成块,然后放在晾架上晾干,这就是酸奶疙瘩。也可以将挤去水份的酸奶酪用手制作成圆形的酸奶疙瘩晾干。

酸奶疙瘩是哈萨克民族乳制品中最基本的一种食物,所以哈萨克民族有这样的谚语:六块酸奶疙瘩就是饭。

酸奶疙瘩不仅是食物,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常信用酸奶疙瘩,可以调节人的内分泌系统,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尤其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各种腺体的功能。由于酸奶疙瘩的脂肪含量很低,所以可以预防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

哈萨克人出远门、去远方打猎,或者冬季去远牧地放牧,多依靠酸奶疙瘩和熏干肉来生活。古代的时候,哈萨克人夏季制作许多酸奶疙瘩,晾干放好,整个冬季都以此来填肚。晾干的酸奶疙瘩可以存放很长的时间而不会腐坏变味。

酸奶酪

夏季天热的时候,哈萨克人将厄热克特煮沸之后除去其中的水份,将剩下的酸奶酪掰块,放在晾架上晒干,做成酸奶疙瘩。而到了秋季天凉的时候,就将酸奶酪放进风干的羊肚腔里,放进咸盐,然后保存好,到了冬天,就调在肉汤里或者放进各种粥里来吃。

与其将晾干的酸奶疙瘩泡软来食用,当然还是这种酸奶酪用起来更方便。人们在做大麦粥、麦粥的时候,也将酸奶酪调到粥里来食用。

酸奶疙瘩粥

这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饭食,多在冬季制作,哈萨克人将这种粥叫做冬天的柯莫孜,因为酸奶疙瘩粥即是饭食,也是饮料。

制作酸奶疙瘩粥的时候,先在锅里倒上适量的水,再洒上一些面粉来煮沸。然后把水放凉,再加上酸奶疙瘩并搅动,过一阵子,酸奶疙瘩就会泡软,变成小块,使汤浓度变稠,发出酸甜的味道。这时,可以在里面再加上小米或大米继续煮沸,然后再加上油渣子调味。这就是所谓的酸奶疙瘩粥。

酸奶疙瘩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以前人们在远牧放牧的时候,会带上酸奶疙瘩和大米、糜子来制作酸奶疙瘩粥,这种粥即能填饱肚子,又能御寒。

制作酸奶疙瘩粥所用的酸奶疙瘩泡软之后,最后就会变成鹅卵石状的小块儿,这种酸奶疙瘩叫玛里塔。冬天,牧马人会在口袋里装一把玛里塔,当作食物来吃。

酸奶酱

天气凉爽起来之后,将发酵的酸奶盛在布袋里,将水份除去,然后调进食盐,装在风干的羊肚腔里放好。这就叫酸奶酱。由于酸奶酱是用没有经过奶油分离的酸奶做成的,含脂较多,营养颇高,可以放进小麦或大麦粥里食用。

酸奶酱即是食物,也是饮料,也是药膳。患有高血压症的病人如果整个冬天都在食用酸奶酱,或者在饭后吃一点酸奶酱,他的血压很自然地就会降下来。所以酸奶酱对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食物。

鲜马奶

人们将刚刚挤出来的马乳叫鲜马奶,并为清理肠道而饮用。鲜马奶对便秘的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药膳。如果每年都饮喝一次鲜马奶清理肠道,那么,可以预防许多疾病。鲜马奶味道甘醇,饮用方便。

吐木巴

装在皮囊里已经发酵的柯莫孜经过一昼夜之后,就会产生沉淀现象,其中的固体物会沉淀在底部,而乳黄色的汁水浮在表面,这种黄色的汁水就叫吐木巴。早晨,在捣动柯莫孜,准备调制饮用的之前,有人会让主妇倒一点吐木巴喝下去,以便清理肠胃,而不是为了解渴或者食用。那些怀疑自己的胃有毛病,或者胃纳不良,容易积食的人会用此来清理肠胃,许多有胃病的人通过饮喝吐木巴而治愈。所以,吐木巴只为治病而饮用。

红奶酪的汁水

春季时分,制作红奶酪将煮好的奶酪捞出来之后,锅里会留下浓稠的黄色汁水,这就叫红奶酪的汁水。在煮熬红奶酪的时候,肠胃不好的人,还有想清理肠胃的人会饮喝这种汁水。古代的时候,人们至少一年饮喝一次这种汁水来清肠,以增强体质。

马钱子牛乳

牛乳可以做酸奶、酸奶疙瘩和酥油等乳制品,同时,也可以在牛乳里加上草药马钱子,再进行发酵,当做柯莫孜来饮用。这样饮用即可以解渴,也有治病的效果。马钱子牛乳对肺部疾病和呼吸道疾病有奇特的疗效,也有降压作用。

现在的乡村不像以前,不是经常有柯莫孜可以饮用,所以有许多老人都饮喝这种牛乳加马钱子发酵之后的饮料,这非常有益于健康。

过去的时候,患了肺结核病的人会专门制作这种饮料饮喝,用于治疗。

阿哈德克

这是一种用羊乳制作的食物。制作时,先将羊乳煮沸,再将之发酵做成酸奶酪,并趁热在里面加上酥油搅拌均匀即可。阿哈德克一般给老年人和小孩子食用,有时,主妇们也会做出这种食物,带上去拜访那些刚刚搬来定居的牧民们。

霍热克德克

这是一种将烧烫的石块放入盛在木盆或者其他器皿里的乳汁中,将乳汁烧沸得到的食物。在山野放牧的人们,挤出乳汁之后,将石块烧烫放入器皿里的乳汁里,使之煮沸,然后食用,这种食物做起来方便,营养价值也很高。

苏孜别

制作苏孜别时,先用乳汁制作酸奶,然后将酸奶放粗布袋里,挂上两、三天,将其中的水份过滤干净,之后就会剩下酸奶的乳酪成分,再加上一些食盐搅拌均匀备用。苏孜别是一种开胃食物,也有极佳的调味功能,人们常将苏孜别与其他食物拌在一起信用。

托尔塔(脱水酥油)

将酥油放入锅里煮沸之后,水份会被烧干,留下浓稠的油脂,这就叫托尔塔。托尔塔味酸可口,可以开胃,或抹馕来吃,由于某种需要,主妇们常做这种脱水酥油——托尔塔。

蜂蜜奶皮

这是一种鲜美可口的食物,先将生奶皮积攒起来,然后放入锅里煮沸,再加上蜂蜜,洒点儿面粉进行搅拌。蜂蜜奶皮一般给体弱多病的老人,正在成长的小孩,或者给贵客食用。

辅助食物

糜子粉

这是哈萨克人自古以来就制作食用的一种食物,用糜子做成,没有脱壳的糜子叫黑糜子。制作糜子粉时,先将糜子弄干净,再放入大锅里煮沸一段时间,等糜子壳儿裂开了之后,就捞出来过滤,然后再放入大锅里炒,用炒板来回搅拌翻动,不让它糊掉。炒好之后,放在舀里捣砸去壳,只留下糜子核儿,这叫捣制糜子。然后取出糜子筛去糜壳和杂质,并再次放入舀里捣砸,这叫去壳糜子。主妇们常用这种糜子制做杰尼特、加尔玛、糜子粥、奶粥、蒸糜羔等等民族风味食物。还会将去壳糜子与乳汁、奶皮和酥油拌在一起食用。

克里苏克

这是一种用糜子做成的美味又珍贵的食物。制作时先将备好的糜子放入舀里,再加入煮熟了的熟奶皮或者生奶皮,然后捣砸。经过相当时间的捣砸搅拌,克里苏克就制作好了,将克里苏克取出来放入器皿中就可以食用。人们也常将克力苏克捏成疙瘩给孩子们吃。

杰尼特

这是一种用炒麦粉、糜子粉、奶酪粉、羊尾巴油、砂糖、葡萄干等七种食物做成的美味食物。一般的家庭都会为冬天准备杰尼特,并存放。杰尼特的营养价值比酥油要高,所以只用来款待贵宾或者在喜宴上食用。杰尼特、叶吉盖、酸奶疙瘩、奶酪是哈萨克人家餐巾丰盛的标志,也能体现户主慷慨大方的胸襟,也是尊待客人的象征。

米吉玛

从烤锅里将热馕取出来,掰成小块,再加上酥油用手使劲挤压搅拌而做成的速食就叫米吉玛。

哈尔玛

这是一种用鱼做成的食物。鱼做好吃得差不多的时候,人们就将鱼骨收集起来,放进锅里慢慢地炒,等炒得差不多的时候,鱼骨会发红,炒干了之后再放入舀子里捣砸成粉。这种食物就叫哈尔玛。这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民族食物。

阿克吐依莫西

阿克吐依莫西是一种用瓜干和糜子做成的食物,即将瓜干和糜子放进舀里捣砸,然后取出搅拌均匀就可以食用。这也是一种营养高、爽口的食物。有的地方也将这种食物叫做吐叶莫西。

布克巴

这是一种用羊羔肉做成的食物,有的地方也称之为色尔涅。制作时,人们会把大点的羊羔宰掉,将骨头、肋条都剁成块儿,放进锅里倒上水,添上食盐,然后将肉煮开,把锅盖盖严实来闷,很快就会闷熟的,这就叫布克巴,也是一种款待贵客的美味。

羊脑粥

这是一种民族风味小吃。制作时先将绵羊的脑髓、羊头肉、尾巴油切成小碎块儿,再浇上肉汤进行搅拌。如果再掺上柯莫孜、酸奶或者酸奶酱会更加香甜可口。然后盛在大碗、或者盆里款待客人。

牛乳蒸糜子

这是一种先用开水蒸煮脱了壳去除杂质的糜子,然后再加入熟奶皮拌着来吃的食物。这种食物多用来款待贵宾,而且是哈萨克民族独有的风味小吃。

阿勒瓦

这是一种在炼好的尾巴油里加入面粉和砂糖,炒制得非常可口的食物。大多在早餐时分,涂抹在馕上来吃。吃很少一点,肚子也不会饿,而且十分有益于有寒气的人食用。

用粮食制作的食物

在哈萨克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除了从事畜牧业之外,也侍奉土地,种植庄稼。根据考古文物研究成果,在古代,哈萨克人曾经修建了120多座城邑,其中的一些城邑已经有一千年的历史。这说明一部分构成哈萨克民族的部族、部落当时已经定居下来,从事种植业,并形成了定居文明。随着农耕业的出现,哈萨克人也开始种植各种农作物,并用粮食来制作各种食物,其中,“馕”这种食物几千年来一直伴随着哈萨克人的生活。因此,哈萨克人认为馕是生命之本。例如,哈萨克人在询问某人是否可以养活自己时,会这样来问:能找到馕吃吗?哈萨克人会用小麦、大麦、糜子、大米、小米等粮食作物制作各种食物,并形成了独特的粮食食品文明。

如果说馕对其他兄弟民族有多么珍贵,那么对哈萨克人来说,馕同样十分珍贵。因为馕是所有用粮食做的食物之首,是餐巾上最香甜可口的食物,哈萨克人的生活离不开馕。哈萨克人用平锅、地灶和馕炕来烤制馕,或者将生馕埋在热灰堆里来烤制。如果用乳汁来和面,然后用对锅来烤馕,那味道更加甜美新鲜。从中可以看出哈萨克民族独特的馕文化。哈萨克民族的馕多种多样,因为制作方法、味道和形状不同而分成几种类型。

巴吾尔沙克

巴吾尔沙克是油炸面食,味道香甜可口。以前人们用羊尾巴油来炸制,现在多用植物油来炸制,巴吾尔沙克可以存放好长时间。

油饼

这也是一种用面粉和用羊尾巴油炸制的食物。油饼一般用来款待老人和贵宾,这也是哈萨克民族的传统食品。哈萨克人家一般会在贵宾到来之前,或者有着急着走的亲戚时才会立即和面,摊成面饼,用羊尾巴油炸制巴吾尔沙克。有时,人们也会油炸七个或者四十个油饼,并诵经祭奠亡灵之后食用。

纳仁

纳仁是哈萨克民族的传统食物,一般情况之下,哈萨克人冬天吃冬宰肉的时候,会在肉汤里下擀好的面片,熟了之后就捞出来与肉一起享用。主妇们常用肉与纳仁来招待干活回来的男人们。现在,纳仁也是城里人非常喜欢吃的一种美食。有的地方还开办了纳仁肉专卖店。现在,纳仁不仅是哈萨克民族的传统食物,也变成了全民食物。

面条

哈萨克人会用各种粮食做成食物来煮着吃,而面条就是这种食物中的一种。制作面条时,首先要切好肉块并炒熟,然后再加上下面条的水。之后和面擀面,并切成细条,放进水中煮沸,如果再加入山葱,那么面条就会香味扑鼻。面条也是哈萨克非常喜欢的食物。

加帕

加帕是哈萨克人普遍食用的一种食物。制作时先和面发酵备用。然后将肉块、胡萝卜、土豆、皮芽子放在一起炖,待肉块快熟的时候,将已发酵的面团摊成厚点儿的大饼,轻轻覆盖在肉块上面,再炖一会儿,肉块、菜块和面饼都熟了。这就是加帕。这是人们聚集在一起干活时享用的饭食。例如当小伙子们聚集在一起,盖棚圈、盖房舍、打场的时候,主妇们会做加帕款待他们。

塔里汗

塔里汗是哈萨克人普遍食用的食物。塔里汗就是用石磨或者舀将炒好的小麦、大麦或者各种豆子磨成的粉,分成小麦粉、大麦粉或者豆粉等几种,塔里汗是非常适宜于来回搬迁游牧的哈萨克人食用,携带非常方便。在搬迁之前,哈萨克主妇们就会提前炒麦子舀麦子制作塔里汗。因为无论天气有多热,不管时间有多长,塔里汗都不会霉变。塔里汗也是去远牧地放牧的人们和出远门的人们常携带食用的食物。

现在,哈萨克族企业家已经成批量制作小麦或大麦塔里汗投放市场。其中,大麦塔里汗因为是有降血脂,增强体质的作用,所以,城里多有销售。

哈尔玛茶

人们在没有乳汁的情况之下,用油炒一点面粉,然后在面粉上加一点黑茶,制作出这种叫做哈尔玛茶的饮品,使之具有奶茶的色泽和营养,即是饮品又是食物,可以与馕、炒麦一起食用。哈尔玛茶有时也叫面茶。

糜子

哈萨克人从很早就开始耕种收获糜子,并用于日常生活。他们首先将糜子淘洗干净放入大锅里煮熟,然后捞出来除去水价,放入干锅里炒干,再放入舀里捣砸除去糜壳和杂质,然后就可以食用了。糜子味道脆香,携带方便,可以存放很长时间,很适于游牧搬迁的哈萨克人食用。

早期的哈萨克人会在春草场撒一些糜子种,秋天搬回来的时候就可以收割糜子了。所以,哈萨克人精于耕种糜子。

现在,城镇里的商贩们通过专门的机械来加工糜子,并进行加工包装,摆放在商店里出售。不仅是乡村的哈萨克人,连城镇的哈萨克人也将糜子作为自己的主要食物。因为糜子是凉性食物,所以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有益或者能使血压保持平稳。

黄糜子

将已经去壳的糜子放入油锅里进行搅拌,这就叫黄糜子。将黄糜子放入茶碗里,再斟奶茶来食用。糜子原本是凉性食物,经过加工之后,它的营养价值就更高了。

奶酪糜子

哈萨克人将糜子煮熟捣砸去壳之后,就会捣碎奶酪,将这两种食物搅拌在一起。这种食物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味道香甜。哈萨克人一般用奶酪糜子来招待贵客,这也是哈萨克人自古以来就食用的传统食物。

麦粥

麦粥是哈萨克人食用非常普遍的一种食物。

首先将已去壳的麦子放进舀里捣砸成碎末儿,然后放进锅里煮成粥。也可以在麦粥里添加肉块、酸奶酪或者乳汁来食用,麦粥的营养价值很高。麦粥也是哈萨克民族食用历史悠久的传统食物。现在,城镇的许多食品店也有添加了酸奶酪的麦粥出售。

发酵麦粥

每当夏季,尤其是七月流火的季节,哈萨克人将麦粥煮好之后,再放酸奶使之发酵。然后,在地上挖一个小坑,将盛着发酵麦粥的陶罐置入其中,使之变得冰凉,用以款待饥渴的牧人、旅人和其他的人。发酵麦粥不仅解渴,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喝了发酵麦粥的人不容易饥饿。发酵麦粥是哈萨克人自古就食用的,即是饮料又是食物的民族食品。现在,完全可以成批量制作这样携带方便,对健康有益的食物投放市场,以满足顾客的需要。

大米抓饭

大米抓饭是哈萨克人在生活中享用非常普遍的一种饭食。制作时先用锅将鲜肉、胡萝卜、皮芽子加入食盐炒干,然后在上面堆上已经去壳洗净的大米,倒入适量的水进行闷制。哈萨克人做的抓饭色泽诱人,味道香甜,营养很丰富。

小米抓饭

哈萨克人也喜欢食用粗粮小米,用小米来闷制抓饭。制作时先用油来炒肉块儿,然后将小米摊在肉块上,将锅盖盖好进行小火闷制,其味道香甜爽口。小米抓饭是哈萨克人游牧生活中的速食。

大米粥与小米粥

由于便于速食,所以搬迁游牧的哈萨克人都会携带大米和小米。安营扎寨的同时,主妇们会切肉块或者煮肉,并放入大米或小米煮粥。现在,定居的哈萨克人依然做大米粥或者小米粥来食用。

布特哈

这是用水将面粉、大米或者小米调成浓稠状来食用的传统饭食,这种食物一般用来款待聚集在一起干活的人们。

文章来源:敦煌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