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茶点里的情意结
当前位置: 敦煌旅游包车 > 饮食文化 >

茶点里的情意结

  


广州茶楼的喧哗热闹最是天伦之乐的表露;诚心诚意为亲朋选择可口的点心;看看报纸说说八卦事;爱怜的目光洒向在过道上奔走雀跃的孩子;在这世俗的一幕里,茶壶里盛载着的茶水也变得那么的亲切。

  茶与点心的美好姻缘

"饮??茶未呀?"(喝茶没有?)是广州人打招呼的口头禅,在广州话里"饮茶"是喝茶之意。中国人大都是就茶喝茶没有佐食,而广州人则不然,饮茶总配以点心,这种习惯从何而来无从考究,有说是受西方饭食的影响,有说是因岭南的气候火热,不喝茶光吃点心难于下咽。

  点心是由古代的小吃演变而来的,据记录,唐朝宴饮上就有一些干果、糕点类的小吃。点心虽然不是广州人发明,但把点心发扬光大的必定是广州人,更把它传遍世界各地。

  点心最初以配角的形式出现,后来却成为饮茶中的主角。茶点是广州饮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种繁多,制作讲究。茶点的品种、款式和风味是由皮、馅和技艺构成,皮有四大类二十三种,馅有三大类四十六种,相互组合,款式多样,各名茶楼都有招牌名点,体现茶楼的传统风格。因此在广州的饮食文化中,茶点以其精美和丰富而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

  广州自古有"重商"的价值取向,饮茶也从家庭走向市场,形成了如茶室、茶馆、茶居、茶楼等专门的饮茶居所。尤其在清朝始蓬勃发展,如今的广州茶楼老字号多创建于清朝,都有百多年历史。

  广州人饮茶,注重茶好,更看重点心的质量和茶楼的环境。首先在茶楼的名字上极具文学性,比如泮溪、莲香楼、陶陶居等,建筑风格别出心裁,或临池、或靠山、或以植物掩映;装饰豪华却不失古朴,茶楼字号越老,其对联和诗词就越多,一副对联或一首诗词,设置在茶居内,显得幽雅,对茶楼来说是一种打扮和宣传;对茶客来说是一种欣赏和劝戒。

     "一盅两件"的惬意生活

广州人饮茶按时间分早茶、下午茶和夜茶。

  岭南春早,广州人有早起的习惯,早茶是重头戏,吃饱后精神利落,因此一天干活也爽快。不过生活方式在改变,现在早茶的茶客是老人居多,老一辈茶客保留饮早茶的习惯,他们有充裕的时间,早茶便是老年人的主要休闲方式,他们也比较节俭,通常是"一盅两件",也就是一壶茶,两件点心,在晨运后聚一起闲谈。年轻一代则因为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主要饮下午茶和晚茶,以休闲、交友和工作为主要目的。

  在长期的发展中,广州茶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饮茶礼节,即叩礼和续水,别人给自己倒茶时为了表示谢意,应该用手指头在桌子上敲几下表示谢意;倒茶时也有学问,不能先倒自己的,必须从别人开始,最后一个才是自己。要续茶水时不必高声招呼,只需打开茶壶盖,服务员自会加满。

  或许有些人会以为喝茶是什么很繁琐的行为,其实不然。

  进到茶馆里,首先是服务小姐给一张记录卡,先问清楚有多少人并在卡上作记录,这叫茶位,每人一茶位;每个茶位费要一到几块钱不等;选好桌子坐好,先上来一壶茶,茶叶是任选的,有乌龙、普耳、菊花、菊普等等;然后就可自便,点心是不用自己去拿的,茶馆有专门的服务人员推着小车轮流在大厅里面转悠,车上放着各色点心和风味小吃。只要小车到了跟前,就可以把它叫停,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就尽管拿就是了。服务小姐会主动把账记在记录卡上,所有的点心分为六等:小点,中点,大点,顶点,特点,超点;价格在不同的茶楼有何区别。服员用一个小章在记录卡的相应的等级上盖一个小印,最后结算时就凭这些小印来付钱。当然其他的诸如粥类的那是现做的,可得自己去选,手续与购点心是一样的。

  就这样,丰俭由人,选择合心意的点心,在吃吃喝喝之间,?芤獾氖惫馐鞘粲诓杩偷摹?

    细品茶点的绵绵情意

  若问出门在外的广州人,百分之百会说对饮茶魂牵梦绕。饮茶不仅仅是物质消费,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在其中更是心身的自我调节的过程。茶是引子,点心用来助兴,最终目的是联络感情,实际上饮茶更是一种社交的方式。就算是外地的朋友,只要他们上过几次茶楼之后,也会被其征服的。

  朋友自远方来,我一定是请他们饮茶的,或是在老字号的满洲窗下,或是在湖畔,握杯闲聊,虽不如周作人的"瓦屋纸窗下……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般空灵,却也能松弛平日紧崩的神经。

  可以忽略茶水滋润,不过那考究的点心可是悦目的艺术,品种的多样令人眼花缭乱:粉面可做成汤类或炒着吃;热气腾腾的生滚粥品;粉白细嫩的肠粉;咸甜相宜的包点;以颜色形状诱人的糕点;小吃有荤有素总有一款合心意;西式点心也粉墨登场……不可一一尽述。

  往往在朋友饕餮之际,会继续引导他们欣赏饮茶的其他茶客。除了是饭食和消遣的功能外,茶楼也有商业交往的需要,茶客在此海阔天空,谈股市、楼市,交流各种经济商业信息。茶楼还曾经一度成为商务谈判的最佳地点。不过,如今消费的多元化,有更多的饭食场所可供选择,于是很多人慨叹,茶楼文化也日渐地忒微。但是在传统的广州家庭聚会都在茶楼里进行的。

  余秋雨在《五城记》里说道:"以某种板正的观念来看,花市和早茶,只是生活的小点缀,社会大事多得是,哪能如此迷醉。"大概余先生也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殊不知正是这些小点缀,才使广州人能够一贯保持清朗的心。

  广州茶楼的喧哗热闹最是天伦之乐的表露:诚心诚意为亲朋选择可口的点心;看看报纸说说八封事;爱怜的目光洒向在过道上奔走雀跃的孩子:在这世俗的一幕里,茶壶里盛载着的茶水也变得那么的亲切。

 

 

文章来源:敦煌旅游